飞科创业网飞科创业网

结婚后因理财方式吵架,一起学理财后达成一致

    我和老公大刘结婚刚满一年,就迎来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争吵。

    那天晚上,我兴奋地打开手机银行:“你看,我们又存了五千块!加上之前的,够买那款理财了。”

    大刘凑过来看了一眼:“这个年化收益率才3.5%啊?我朋友推荐了一只股票,这个月涨了20%。”

    “股票?”我心里咯噔一下,“咱们不是说好了只买稳健理财吗?”

    “钱放在银行里只会越来越不值钱,”他划开手机找那只股票的走势图,“你看,趋势多好。”

    屏幕上那条起伏的绿线看得我心慌:“万一跌了呢?这可是我们攒了半年的钱。”

    “你不能总想着万一,”他有些不耐烦,“要敢于尝试才能赚大钱。”

    那个晚上,我们第一次背对背睡觉。我在心里算着那笔钱能买多少平米厨房瓷砖——我们的小家正在装修;他大概在算如果全投进去能赚多少钱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日子,我们陷入了奇怪的拉锯战。我坚持要把钱分成三份:活期、定期、理财;他觉得应该集中资金追求高收益。每次谈到钱,气氛就会变得紧张。最严重的一次,我们在银行柜台前争论起来,最后谁也没办业务,空手回家。

    转折发生在一个周六早晨。大刘的表哥突然来访,开口就要借五万块钱救急——他的生意资金链断了,之前把所有钱都投进了某个项目。

    送走表哥后,我们俩沉默了很长时间。阳台上晾着的衬衫在风里轻轻摆动,像极了我们摇摆不定的财务观念。

    “如果我们也把全部积蓄投进股市...”我轻声说。

    “可能也会像表哥这样,”大刘接话,声音很低,“连应急的钱都没有。”

    那个周末,我们没再争论谁对谁错,而是坐在一起查理财资料。大刘搜了很多关于资产配置的文章,我找了几个讲家庭理财的博主视频。看着看着,我们发现原来谁都不是完全正确,也谁都不是完全错误。

    “要不,我们一起去上理财课吧?”大刘突然提议。

    我有些意外——他一直觉得这类课程是骗钱的。

    “表哥的事让我想了很多,”他解释,“我们都需要系统学习,而不是各执一词。”

    我们选了一个线上课程,每周三晚上八点准时坐在电脑前听课。老师讲的第一课就让我们面面相觑——健康的家庭财务应该像足球队,既要有进攻型投资追求收益,也要有防守型储蓄保障安全。

    “这不就是说我们俩吗?”大刘碰碰我的胳膊,“你是后卫,我是前锋。”

    课程要求我们完成家庭财务诊断。那个周六下午,我们摊开所有银行卡、账单、投资记录,第一次全面梳理家庭的财务状况。

    “原来我们每月外卖要花这么多?”我看着分类统计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“你的护肤品开销也不少啊。”大刘指着另一项数据。

    若是以前,这种对话很可能演变成互相指责。但那天我们没有——课程教我们,梳理财务不是为了追究过去,而是为了更好地规划未来。

    最触动我们的是做压力测试的那节课。老师让我们模拟各种意外情况:失业、大病、家人急需用钱。当我们把自家的数据代入后,都沉默了。

    “如果我现在失业,”大刘先开口,“我们的应急金只够撑三个月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爸妈生病需要钱,”我接话,“我们可能要卖掉还没到期的理财。”

    那一刻,我们真正理解了为什么需要科学的理财规划——不是为了发财,而是为了当生活突然变脸时,我们还能站得稳。

    课程结束后,我们花了整整两个周末来制定属于我们小家的理财方案。

    “应急金至少要留六个月生活费,”我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个数字,“这部分钱就按你说的,放在货币基金里,比活期利息高一点,要用也能随时取。”

    大刘点头:“剩下的钱,我们按比例分配。40%买稳健理财,30%做基金定投,20%可以尝试股票,还有10%...”

    “作为学习基金!”我抢答,“我们可以用这笔钱一起去学新东西,比如你一直想上的编程课。”

    他笑了:“你也可以报那个烘焙班。”

    这种你一言我一语的规划,和一个月前的争吵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    现在,我们每月最后一个周日晚上会进行“家庭财务会议”。泡一壶茶,打开记账软件,看看这个月的支出是否合理,投资进展如何。有时还会有点小奖励——如果当月储蓄达标,就从中抽出两百块去吃顿好的。

    上周,大刘看中的那只股票真的涨了,他当初想全仓买入的那只。晚饭时他主动提起:“幸好我们只投了计划内的金额。”

    我给他夹了块红烧肉:“也幸好我们没因为这件事继续吵架。”

    他笑了:“知道我现在觉得什么最赚钱吗?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“和谐的夫妻关系啊。要是天天为钱吵架,赚再多也不开心。”

    这话真不像从那个满脑子高收益的大刘嘴里说出来的。

    我们的理财方案可能不是最赚钱的,但一定是最适合我们的。它像一个特别的合作项目,我把关风险,他寻找机会;我确保家庭财务安全,他让我们的资产有机会增值。最重要的是,我们终于理解了——家不是讲谁对谁错的地方,而是讲合作和共赢的地方。

    昨晚对账时,我发现这个月因为坚持自己带午饭,又省下了八百多块。大刘凑过来说:“加上我股票赚的那部分,咱们可以提前换那台你喜欢的烤箱了。”

    窗外万家灯火,每一盏灯下可能都有一本难念的经,一本难算的账。但现在我知道,只要两个人愿意坐下来一起学、一起算,再难的账也能算清,再难的日子也能过得温暖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飞科创业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