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那会儿卖的是手工皮具,钱包、卡包、钥匙扣什么的。每一个都是我自己在小小的出租屋里,一针一线缝出来的。我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,用的也都是好皮料。可网店开张头两个月,生意那叫一个惨淡。好不容易有几个订单,评价区也是静悄悄的,偶尔有个中评,说“还行吧,就是包装有点简单”,能让我郁闷好几天。
我那时候是真着急啊。白天做皮子,晚上就对着电脑研究,看那些皇冠店铺是怎么做的。学人家优化图片、写更吸引人的文案,甚至咬牙调低了价格。效果是有一些,订单慢慢多了点,但那个灰色的“描述相符”、“服务态度”的评分,还是不高不低地吊在那里,像根鱼刺卡在喉咙里。
转折点是在一个周末的晚上。我给一个老顾客发货,她之前买过一个钱包,这次又来回购一个送朋友。打包的时候,我手边正好有一小块之前做卡包剩下的、特别柔软的植鞣革,边角料,本来打算扔掉的。鬼使神差地,我把它仔细地修剪成一个小爱心,边缘打磨光滑,和要寄出的皮夹一起放进了盒子。我又拿出一张便签纸,没多想,就凭着感觉写:“谢谢你再次光顾小店。这块小皮子是做钱包剩下的,感觉丢了可惜,送你当个书签或者小挂饰吧。希望你和你的朋友都喜欢这份礼物。祝一切安好!”
我就是觉得,人家信任我,买了两次,我总得表示点什么,哪怕只是一点点心意。
完全没料到,几天后,我收到了开店以来最长、最动情的一个好评。那位顾客不仅晒了皮夹的图,还把那个小皮爱心和我的便签纸特意拍了特写。她在评价里写道:“店主太用心了!产品好是意料之中,但这份额外的心意真的让人惊喜。那张手写的便签,字迹工整,话语真诚,我看了好几遍。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的时代,还能收到这样有温度的东西,真的很感动。以后认定你家了!”
那段话,我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。心里头有种又暖又酸的感觉。暖的是自己的小心意被如此珍视;酸的是,我摸索了那么久,原来打动人的,并不是多么高深的理论和技巧。
从那以后,我决定把“送小赠品”和“手写感谢信”当成一个固定的流程来做。
先说小赠品。 这个我可有心得了。它不能是那种廉价、粗糙、一看就是批量采购的东西。那样反而会拉低你主产品的档次,让人觉得你在敷衍。我的赠品原则就两条:一是关联性,二是质感。
关联性: 比如卖皮夹,我的赠品通常是真皮材质的钥匙扣圈、皮质小挂饰,或者一小块同色系的皮料样品,让顾客能触摸到皮料的质感。有时候也会送一小盒进口的皮具保养油,或者一块专用的擦拭布。这些东西都和主产品紧密相关,是顾客用得上的,甚至能更好地维护和使用他们买去的皮具。
质感: 哪怕它很小,很便宜,我也一定要保证它不“掉价”。边角料我会花时间打磨得光滑圆润;小挂饰我会认真缝线;保养油我会选口碑好的牌子。我要让顾客感觉到,这个赠品,我也是花了心思的,不是随便塞进来的。
成本高吗?其实真的不高。那些皮料边角,本来也是浪费,现在我把它变成了“心意”。保养油批量买,一小盒分装下来,成本也就一两块钱。但就是这一两块钱,带来的价值远超想象。
再说手写感谢信。 这是我认为的“灵魂所在”。打印的卡片再精美,也代替不了手写的温度。
我专门去挑了一种米黄色的、有点厚度的再生纸卡片,和我的皮具那种自然、质朴的风格很搭。笔也用了我平时练字的钢笔,灌上棕黑色的墨水。
写的内容,我从来不套模板。每一封都不一样。我会看看顾客的收货信息(当然是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),找一点点可以切入的细节。
如果是名字比较有特色的,我会写:“XX(顾客ID或姓氏)您好,名字很有意境,想必您是个很有趣的人。”
如果是老顾客,我一定会写上:“再次看到您的地址,心里特别温暖。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。”
如果顾客在买的时候聊过天,提到是送人的,我会写:“这份礼物承载着您的心意,我已精心包装,祝您的朋友生日快乐/新婚快乐!”
如果什么都没法捕捉,我就写最朴素的感受:“感谢您在茫茫网海中选择我的小店。这个XX(产品名)是我在X月X日制作完成的,希望它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好好陪伴您。”
我不推销,不要求好评,就是真诚地表达感谢,像给一个未曾谋面的朋友写信。
效果是慢慢显现的,但也是惊人的。
首先,我的好评率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窜。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订单,都会带着晒图和长篇好评回来。很多人会特意拍感谢信和小赠品,说:“冲这份用心,必须给好评!”“店主的态度决定了产品的品质,我相信我买到的不仅是皮具,更是一份匠心。”“收到包裹像拆礼物一样,体验感满分!”
其次,我的复购率变得极高。很多顾客成了我的朋友,他们不仅自己买,还会推荐给身边的人。我的旺旺上,经常收到这样的留言:“老板,我又来啦,这次是帮我同事买的。”、“看了你写的信,心里暖暖的,以后我的皮具就锁定你家了。”
最让我感动的一次,是一位顾客,她买了皮夹后,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寄回来。信里说,她那段时间工作不顺,心情很低落,收到包裹后,看到那张手写的、带着墨香的信笺,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。她说,她感觉在这个冰冷的城市里,被一个陌生人用心地对待了。那个皮夹和那封信,成了她那段灰暗日子里的一个小小光亮。
看到那封信的时候,我在工作台前坐了很久,眼眶也湿了。我从来没想过,我做的这么一件小事,竟然能给别人带来这样的力量。
现在,我的小店已经做到了皇冠,也雇了两个帮手。但我依然坚持,每一个发出的包裹,都必须由我亲手放入小赠品,亲手写好感谢信。这是我店的“魂”,不能丢。
有人跟我说,你现在订单这么多,每一封都手写,多累啊,打印多省事。我摇摇头。我不觉得累。每当夜深人静,我坐在台灯下,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,一边在卡片上写下对陌生人的祝福时,我的心是静的,是满的。我在想象他们收到包裹时,脸上或许会浮现出一丝微笑。这早已不是一种营销手段,而是我和我的顾客之间的一种连接,一种温暖的仪式。
所以,如果你也在经营着自己的小店,为好评和销量发愁,不妨试试这个方法。别再把它当成一个技巧,而是真正地,把每一个屏幕那头的顾客,当成一个值得你用心感谢的朋友。那份通过小赠品和手写字传递出去的、实实在在的温度,远比任何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理论,都更有力量。
这,就是我亲身经历,并且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小秘密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飞科创业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飞科创业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95)
1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89)
2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76)
3网上买薯片,收到后袋子漏气阅读 (75)
4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73)
5代买限量零食黄牛发错口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