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科创业网飞科创业网

看着他和家人的笑脸 我偷偷红了眼

    那会儿我正拿着手机给他们拍照。镜头里,他正把三岁的女儿举过头顶,小女孩笑得眼睛眯成了两条缝,露出刚长齐的小乳牙;旁边,他年迈的母亲伸手护着孙女的背,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,像秋天被阳光晒暖的菊花。窗外的夕阳斜斜地照进来,给每个人都镀了层金边。

    “咔嚓”一声,我按下快门。就在这一刻,看着取景框里他们灿烂的笑脸,我的眼眶突然就热了。

    我赶紧低下头,假装在检查刚拍的照片,手指飞快地抹过眼角。还好,没人注意到我的失态。这种突如其来的鼻酸,这几年越来越频繁了。

    他是我弟弟,小我五岁。可在我记忆里,他好像永远都是那个跟在我屁股后面跑的小男孩。

    记得他七岁那年,为了给我摘桑葚吃,偷偷爬上老房子后面那棵桑树。结果树枝断了,他摔下来,手肘划了道很深的口子,血直往外冒。我吓得背起他就往卫生院跑,他趴在我背上,疼得直抽气,却还紧紧攥着那个装桑葚的小布袋——里面的桑葚一个都没撒。

    “姐,”他声音都在发抖,“给你吃的……”

    那一刻我就在想,这辈子我一定要好好护着他。

    可什么时候开始,角色就调换了呢?

    是从他第一次拿到工资,给我买了那件我看了好几次都没舍得买的大衣开始?还是从父亲去世后,他默默接过家里所有重担,却从不在我面前叹一声气开始?

    去年冬天,母亲心脏病发作住院。我接到电话时正在外地出差,急得不行。电话那头,他的声音却出奇地平静:“姐,你别着急往回赶,路上不安全。妈这边有我呢。”

    等我第二天赶到医院时,看见的是这样一幅画面——他坐在病床边的矮凳上,一只手给母亲揉着腿,另一只手还在笔记本电脑上处理工作。床头柜上放着半碗凉了的粥,他自己的晚饭。

    母亲悄悄告诉我,他一夜没合眼。

    “你弟啊,”母亲轻声说,“现在比大人还大人了。”

    我看着他眼下的乌青,突然想起他小时候最怕黑,晚上睡觉非要开着灯。现在呢?他已经能成为别人的依靠了,能成为这个家的顶梁柱了。

    上个月,我的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,几乎到了要失业的边缘。那些天我焦虑得整夜睡不着,但在家人面前还要强装没事。只有他看出了我的不对劲。

    周末他特意带着侄女来我家,美其名曰“让小丫头陪陪姑姑”。三岁的小人儿在我身边蹦蹦跳跳,奶声奶气地讲幼儿园的趣事。他呢,系上围裙在厨房里忙活了一下午,做了满满一桌子菜,全是我爱吃的。

    吃饭时,他轻描淡写地说:“姐,别给自己太大压力。实在不行还有我呢,养你一个姐还是养得起的。”

    他说得那么随意,就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。我却差点没忍住眼泪。那个曾经被我护在身后的小男孩,现在已经可以这样坦然地说要保护我了。

    其实让我眼眶发红的,不只是弟弟的成长。还有母亲的笑容——经历了失去伴侣的痛,如今能在儿女孙辈的陪伴里找到晚年的安宁;还有小侄女天真无邪的笑——她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,相信世界永远像童话。

    这些笑容背后,是我们这个普通家庭走过的岁月。有失去,有得到;有风雨,也有阳光。而弟弟,已经从需要我擦眼泪的男孩,长成了能为全家人遮风挡雨的大树。

    昨晚整理旧照片,翻到一张二十年前的合影。照片上的他缺了两颗门牙,笑得傻乎乎的,紧紧拉着我的手。那时的我们,怎么会想到二十年后的模样呢?

    生命就是这样一场温柔的接力。父母老了,我们就成了彼此的依靠;等我们也老了,我们的孩子又会接过这份爱,继续传递下去。

    擦掉眼角的湿润,我抬起头,笑着朝他们走去。

    “刚才那张拍得特别好,”我把手机递给他们看,“再来一张吧。”

    这次,我也要和他们一起,笑得灿烂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飞科创业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