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这一句话,我的眼泪唰地下来了。
他是我的大学同学,认识十年了。不是情侣,却比很多情侣都懂彼此。他知道我所有的糗事,我知道他所有的秘密。但我们从没一起旅行过——直到这次。
“去云南吧,”他在电话里说,“你不是一直想看洱海的月亮吗?”
接下来的日子,我见识到了什么叫“攻略狂魔”。
他做了个Excel表格,颜色标注得明明白白:绿色是必去景点,黄色是备选,红色是“人太多别去”。每天下班后,他就泡在各种旅游论坛里,连哪家米线店老板养了只三花猫都摸清楚了。
“你看,”他指着屏幕上的地图,“我们从昆明进,大理待三天,丽江四天,最后从香格里拉回来。这样海拔慢慢升高,不容易高反。”
我逗他:“你这么认真,是不是暗恋我啊?”
他头都不抬:“别自恋了,我就是受不了你那种走到哪儿算哪儿的旅行方式。”
确实,我以前旅行特别随性,经常到了地方现找住宿,结果有次在桂林差点露宿街头。而他呢,连每个景点卫生间干不干净都查好了。
出发前一天,他递给我一个小本子。翻开一看,我愣住了——每一天的行程、交通方式、注意事项,甚至当地天气、要穿什么衣服都写得清清楚楚。最后一页还手写了紧急联系人电话,包括他爸妈的、我爸妈的,还有沿途几个医院的地址。
“你这也太夸张了吧?”我哭笑不得。
他特别认真地看着我:“你第一次去高原,我得负责把你全须全尾地带回来。”
事实证明,这份攻略救了我们好几次。
在大理,按照他的计划,我们完美避开了人流高峰。早上七点去洱海边,整个海岸线就我们两个人,看着太阳从苍山后面慢慢升起来,水面从深蓝变成金黄。他掏出保温杯递给我:“喝点热水,高原早上冷。”
我这才发现,他连我容易胃疼都考虑到了。
最绝的是在丽江。攻略上写着“下午三点后不要去木府,旅行团扎堆”。我们两点五十出来时,果然看见几十辆旅游大巴正在停车。他得意地冲我挑眉,那表情我现在都记得。
但旅行嘛,总有意外。
从丽江去香格里拉的路上,我们的车坏了。前不着村后不着店,手机信号时有时无。我有点慌,他却特别镇定地翻开那个小本子,找到提前记下的救援电话。等待的时候,他从背包里掏出零食和水——这也是攻略里写要随身携带的。
“你怎么知道会出这种事?”我问他。
“我不知道,”他笑了,“但我知道,有备无患。”
两个小时后救援车来了,师傅说我们很幸运,这条路经常几个小时没信号。我看着他安排一切的背影,突然特别感动——原来被人这样细心呵护着,是这种感觉。
在香格里拉的最后一晚,我们住在松赞林寺旁边的民宿。凌晨,他敲门叫我起床:“快,去看星星。”
高原的星空低得仿佛伸手可及,银河像一条发光的河流从头顶流过。我们坐在院子的长椅上,裹着同一条毯子,谁都没说话。
过了很久,他突然说:“其实做攻略的时候,我最费心的不是行程安排。”
“那是什么?”
“是怎么让你真正放松下来。”他转头看我,“我知道你最近压力很大。所以每个地方我都选了能让人静下来的点位——洱海边看日出、沙溪古镇喝茶、松赞林寺听诵经……我想让你重新笑起来。”
我的眼眶一下子湿了。这一路上,我确实在慢慢变化——睡得着了,吃得香了,笑得大声了。原来都不是偶然,都是他精心设计的。
“谢谢你。”我说。千言万语,最后只剩下这三个字。
他拍拍我的头:“客气啥,下次旅行还得我陪你。”
回程的飞机上,我翻看那个已经被翻毛边的小本子,在最后一页发现一行小字:“希望这趟旅行能让你找回快乐。如果还不够,我们再去更多地方。”
现在回想起来,最好的旅行不是去了多少景点,拍了多少照片,而是有个人愿意花那么多心思,只为让你开心。他做的何止是攻略,那是一份用时间和耐心编织的礼物。
如今那个小本子还放在我床头,每当觉得撑不下去的时候,我就翻开来看看。然后给他发微信:“下次去哪儿?”
他总是秒回:“你想去哪儿,我都陪你去。”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飞科创业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飞科创业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91)
1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87)
2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75)
3网上买薯片,收到后袋子漏气阅读 (73)
4曾共看的日落,成单人余晖阅读 (71)
5代买限量零食黄牛发错口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