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去年秋天,天儿刚有点凉。我家楼下地铁口,新开了家叫“力健时代”的健身房。开业阵仗搞得特别大,红毯从门口一直铺到路边,音响震天响,几个穿着紧身T恤、身材倍儿棒的小伙子小姑娘在那儿发传单。我本来就有锻炼的念头,看着那亮堂的玻璃门,里面崭新的器械,还有海报上“开业钜惠,仅此三天”的大字,脚就有点挪不动步了。
一个叫小李的会籍顾问特别热情,一口一个“哥”地叫着,连拉带劝地把我请进了里面的洽谈区。他给我倒上水,就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:进口的器械、恒温泳池、操课随便上,还有专业的教练免费做体测。“哥,你看你这坐办公室的,肩颈肯定不舒服吧?我们这儿有专业的康复课程,您先体验体验!”他说得天花乱坠,把我对未来健康生活的憧憬全给勾起来了。
最关键的是价格。他说原价一年要四千多,现在开业活动,三年卡只要六千八,平均一天才六块多,比喝瓶饮料还便宜。“这机会错过了,可就再没有了!”他压低了声音,一副为我着想的样子。我心动了,真的。想想看,一天六块多,就能随时去锻炼,还有泳池,太划算了。我当时脑子里全是我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、在泳池里畅游的画面,压根没往别处想。
付款过程也挺利索。小李直接拿了个POS机过来,我刷了卡。他给我开了张收据,说正式合同和会员卡要过几天系统录入好了才能给我,让我先凭收据和身份证号就可以来锻炼。我当时还觉得挺方便,没多想。临走,他还送我一条毛巾和一个运动水杯,让我感觉这服务真到位。
头一个星期,我兴致勃勃地去了两次。器械是新的,人也确实不多,感觉挺好。我还特意去看了眼那个恒温泳池,虽然没开放,但看着蓝汪汪的池水,心里挺期待。问题就出在第三次去。
那天是周末,我换好衣服准备上跑步机,前台一个小姑娘把我拦住了,语气有点生硬:“先生,您的卡信息还没完全录入,今天系统升级,查不到,您不能进。”我愣住了,拿出收据和身份证,跟她解释。但她就是咬定“系统查不到就不能进”。我找之前那个小李,电话打不通。前台小姑娘说,他调去别的店了。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,有种不好的预感。
没办法,我只好悻悻地回家。接下来几天,我隔三差五就去健身房问,每次都被各种理由搪塞:系统故障、经理不在、总部在审核……员工的脸色也越来越不耐烦。大概过了半个月,我再过去的时候,发现情况更不对劲了。里面锻炼的人寥寥无几,好多器械上落了薄薄的一层灰,淋浴间没热水了,最让我心惊的是,那个恒温泳池的水居然被放干了,池底脏兮兮的。
我彻底慌了,开始在微信上找那个小李,发现他已经把我拉黑了。我又在网上搜这家健身房的信息,这一搜,差点没背过气去。好几个本地论坛和投诉网站上,已经有了关于“力健时代”的集中投诉,全是跟我一样的情况:办了卡,没几天就用不了,老板联系不上,员工工资也拖欠着。我们这些受害者自发建了个微信群,一交流,才发现受害人数远超想象,涉及金额加起来有好几十万。
我们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。打12315,工作人员记录后回复说,已经联系不上经营者,建议我们走法律途径。我们一群人去法院咨询,流程复杂,耗时耗力,最关键的是,就算赢了官司,那个空壳公司名下已经没有财产可以执行了。那种感觉,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,满腔的愤怒和委屈,找不到一个着力点。
那六千八百块钱,对我来说不是个小数目,是我辛辛苦苦加班加点挣来的。但比钱更让我难受的,是那种被欺骗、被愚弄的感觉。我那么信任他们,憧憬着一个更好的自己,结果却掉进了这么一个赤裸裸的陷阱里。那段时间,我情绪特别低落,看到任何推销、优惠都觉得是骗局,甚至对锻炼这件事本身都产生了抵触。家里那个崭新的运动包和那双为了去健身房而特意买的跑鞋,放在角落,像在无声地嘲笑我的天真。
后来有一天,我路过那家健身房。曾经光鲜亮丽的招牌已经被拆了下来,只剩下几个锈迹斑斑的钉眼。玻璃门里面黑漆漆的,透过缝隙能看到满地狼藉。它就那样无声无息地倒闭了,像从未存在过一样。而我手里,只有一张薄薄的、已经微微泛黄的收据,和手机里那个每天都在叹息和愤怒的维权群。
这件事给我的教训太深刻了。现在我看到任何预付费的消费,都格外警惕。什么年卡、季卡、充值优惠,我一律敬而远之。我宁愿每次去锻炼都单独付费,哪怕贵点,但心里踏实。我也开始在家附近的公园跑步,不用花钱,空气还好。
这段办卡的经历,就像一根刺,扎在我心里。它让我明白,有时候,那些看上去最美好、最划算的承诺,背后可能藏着最深的坑。希望我的这段亲身经历,能让大家多留个心眼儿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地上却处处是陷阱。保护好自己的钱包,也守护好那份对生活、对陌生人的基本信任,别再像我一样,满怀希望地跳进去,最后只捞上来一身泥水和一个惨痛的教训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飞科创业网 » 内容均为网友投稿,不排除杜撰可能,仅可一观。
飞科创业网
热门排行
阅读 (79)
1市场调研助理:协助项目的问卷整理阅读 (79)
2面包厂工人:给刚出炉的面包贴生产日期标签阅读 (65)
3恋爱时的细心照顾,婚后的粗心忽略阅读 (64)
4网上买薯片,收到后袋子漏气阅读 (64)
5在跨境电商做选品:从踩坑滞销到爆单的选品逻辑